雌雄,小米,黍子,尾羽,葵花子
提問: 知道這是什么鳥嗎?求助
問題補充: 今天在家門口抓到了一只鳥,很漂亮的,但就是不知它是什么品種,也無從喂養,大家幫我看看,知道的很告訴我啊
麻煩請告知是屬于哪個鳥科,有什么習性,叫啥名字screen.width*0.35) this.width=screen.width*0.40">
医师解答: 雞尾鸚鵡別名:玄風、高冠鸚鵡,屬鸚形目,鸚鵡科。原產澳洲。
一、生活習性
雞尾鸚鵡棲息草原、樹林及農田中。喜小集群活動。食物主要為植物果實種子,兼食植物嫩芽。筑巢于樹洞內,由雌雄共同孵化和育雛。
二、形態特征
雞尾鸚鵡體長約23---25厘米。嘴短、闊,前端具鉤。頭具淡黃色的冠羽。臉頰具橘黃色的圓形塊斑,中央尾羽特長。
三、雞尾鸚鵡的品種
雌雄同色,雄鳥臉頰斑的顏色深,雌鳥臉頰斑的顏色稍暗淡。雌鳥尾羽下側具黑色橫斑。幼鳥的體色相同,雌雄很難辨別。
四、雞尾鸚鵡的品種
1、灰色雞尾鸚鵡 2、花色雞尾鸚鵡 3、白色雞尾鸚鵡
五、雞尾鸚鵡的飼料
主要以谷子、黍子、稗子、稻谷、麻子、葵花子、雞蛋小米、油菜或其他青菜等。
1、粒料搭配比例 谷子40%,黍子20%,稻子10% 麻子20% 葵花子10%,把幾種飼料混合均勻即可。
2、雞蛋小米 在配雞蛋小米時,應在每1千克小米中加2克食鹽和4---6克多種維生素、鈣粉和微量元素。
六、雞尾鸚鵡的飼養管理
雞尾鸚鵡體格健壯,抗病力強,耐粗飼料,較容易飼養和繁殖,在一般飼養條件下很少發生死亡現象。但要注意不要斷食、斷水,飼料不要太單一。作為觀賞鳥或馴鳥也可用鸚鵡架飼養。由于它善于攀緣,喜歡啃咬木質,雞尾鸚鵡的飼養應使用金屬籠,每對雞尾鸚鵡的繁殖籠大小為長60厘米*寬45厘米左右。食水用具應結實、穩妥,防止被咬壞或蹬翻。巢箱可用5合板制成封閉式的巢箱,大小為長30厘米*寬20厘米*16厘米,中間最好加一塊5厘米高的隔板,巢箱正面開一個6---7厘米的出入孔,內墊鋸末。(千萬不要墊棉花之類的物品,否則孵出雛鳥容易傷殘)沙盤最好用鐵皮托盤。水罐每天或隔天清洗1次,更換清潔飲水。青菜每天或隔天喂1次。春秋兩季氣溫變化較大,要注意調節室溫,預防疾病的發生。冬季注意保溫,室內溫度不低于16度。夏季溫度較高,一般在30度以上時應加強通風。
七、雞尾鸚鵡的繁殖
幼鳥的性成熟期為8個月左右,此時即可參加繁殖。雞尾鸚鵡一年四季均繁殖,但夏季天氣最熱的7---8月份,也是鸚鵡換羽的季節,應把窩巢拿掉停止繁殖。如果不把窩巢拿掉,鸚鵡會繼續繁殖,由于天氣悶熱,孵化的蛋雖說發育得很好,但出雛率很低,會有相當部分的雛鳥憋死在蛋殼內,并使鸚鵡的換羽期推遲。這樣反而不如讓鸚鵡停止繁殖,帶恢復體力換羽后,再掛窩巢進行繁殖,保持較高的出雛率,以提高經濟效率。
雞尾鸚鵡全年可繁殖3---4窩,初產的鳥每窩可產3---4枚蛋,以后一般多為4---6枚,蛋成白色,隔佃產一枚蛋,在產第3枚蛋后,雌鳥開始孵化。孵化主要以雌鳥為主,孵化期為18天。雌雄親鳥共同育雛,育雛期為50天左右。幼鳥開始學著吃食,等雛鳥能吃食后可分籠飼養,這時雌鳥又開始下蛋繁殖了。
孵化期間應注意環境的安定,盡量減少外界的干擾,不要移動鳥籠,盡量不去翻動鳥巢,以免驚動親鳥后棄窩,影響孵化和育雛。小鳥出殼后要注意室溫和食、水的充足,在繁殖期應補充無機鹽飼料和微量元素。
冬季繁殖鳥的室溫應保持在20度以上,相對濕度45%---50%,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。
雞尾鸚鵡平均壽命18年,最長可活到20年。雞尾鸚鵡繁殖高峰期可達5---6年,以后繁殖率逐漸下降,為了對種鳥群進行提純復壯,應不斷更新種鳥。
- Jan 27 Thu 2011 19:41
知道這是什么鳥嗎?求助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